上周世界盛事之一是杜拜的塔開幕,這是全世界最高建築物,於風風雨雨下易名,明眼人都知道是因為月前杜拜世界之債務問題,最終由阿聯酋另一更富有的阿布扎比拯救才解決。
於是有人認為近代不斷有更高建築物出現時,這處必出現問題,屢試不爽,如紐約市於二十年代建好當時之最高摩天大廈─帝國大廈或施亞斯大廈,美國就有1929年的股市崩潰及長達10年的經濟大蕭條。
當香港於1972年建成最高的康樂大廈,不足一年後股市便由1700點直插水。而馬來西亞於上世紀末開始建雙子塔,又遇到亞洲金融風暴,而台北之101建好後,又有大風災,太巧合了。如果是迷信,則會結論,一如易經所言,亢龍有悔,即一切去得太盡,必物極必反。
如用較科學化角度來看,只有一地之經濟最興旺之時才會有野心投巨資建摩天大廈,高就是威水及挑戰,就算明知於今天科技,起完一座全世界最高建築物,只會保持幾年,又會有另一個國家建更高的建築物,至少可威水幾年。但經濟周期一般是5年,由計劃到動工,到建成也要5至8年,所以於上一個高潮開始,極可能於衰退時啟用,這是較科學及理性的解釋。
談回杜拜,它是阿聯酋最細而出位的,原因是它的石油已採得八、九成,未必可持續到10年以上,所以希望最快轉型,成為中東金融之都及消費中心,出發點是正確,但統治者穆罕默德酋長於過去30年都於西方相當活躍,甚至是高調。他是於英國最出名的軍校受訓,所以當儲君時是國防部長,一年前兄長去世已是當家作主,反而他另一哥哥只是財長。
穆罕默德酋長於八十年代初期已開始於英國當上大馬主,這與他就讀於英軍校有關,因英軍人及上流社會與馬分不開,不一定是賽馬,也是馬球,查理斯王子便以玩馬球馳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