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映經濟景氣的本地內部生產總值連續放緩逾一年後,終告步入衰退。外需短期難復甦,內需可保但有限,下半年公私工程能否啟動,成了關鍵因素。下周一新濠天地開幕,料可為市場沖喜。
新濠天地將為市場提供多六百間酒店客房,業者坦言客房量佔全澳萬七間酒店房比例甚低,料不會構成壓力。開放賭權以來,不斷有大型賭場酒店項目落成,由於新增酒店多數走高端路線,以三、四星酒店為主的本澳酒店業未因國際知名酒店壓境而被“逼埋牆角”,反而隨着酒店的增加,為澳門旅遊市場迎來多一批新客。兩者互動,整個行業迅速發展。
正如酒店業者所言,房價壓力更多來自政策調整、疫症爆發等不可抗逆因素,再進取的市場策略也難以擺脫被動局面。“突擊”行不通,“穩守”就成為本澳酒店業乃至整個旅遊行業唯一可行之路。澳門要考量的是,自由行政策未有鬆綁之意,四月自由行客量同比勁跌四成,是否需要在開拓客源時避重就輕,轉攻其他同樣“巨型”但“見效快”的客源市場?
全球爆發甲型HIN1流感,短期內開拓遠程客源市場,無異逆水行舟;另一方面,要取得立竿見影、“急救”旅遊業之效的,又非遠程客源市場所能及。一擊即中的非港客莫屬。據統計局資料顯示,今年首四月訪澳港客量較去年同期微增百分之二點五,是三大客源市場中,唯一仍錄得增長的客源市場(同期內地及台灣客量跌幅分別達百分之十四及百分之四點二)。可以想像,港客於澳門旅遊市場,抗跌力較強。甚至經濟環境越差,越造就更多因消費力下降而減少外遊的港客,選擇澳門為短程旅遊目的地之一。
除了近水樓台,還得益於各種媒介的旅遊飲食節目,保持了澳門的人氣。每當有關節目播出,被介紹過的食店幾乎都成港客“新酺點”,“搵食”意慾更高漲。個別有接待香港旅行團的旅行社,不時被團客要求經過某家食店,以得悉地點,方便自由活動時光顧。
雖然難以斷定今年以來港客量跑贏大市的原因,是否與該類節目不時為澳門“造勢”有關,但可以肯定的是,經濟放緩、更多港客“捨遠圖近”考慮度假地點時,可令他們食指大動的澳門,成為不二之選。不能忽略的是,港客消費力下降亦是主要客源市場中最高的,跌幅逾百分之七。能否以客量填補消費量,要看澳門旅遊業的攻守戰略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