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8月20日 星期四

不下苦功難成大業‏

日前提到我正在閱讀暢銷書作家Malcolm Gladwell的新作,第一章提到出生日期,是可以影響人的一生,而第二章則為一萬小時定律。

一萬小時定律是指無論要在哪一方面取得卓越成就,一萬小時的苦功不可少,無論你是作曲的莫扎特、玩音樂的披頭四抑或寫程式的蓋茨,都需要有幾個條件,除了過人的天分之外,還要生得逢時,即大氣候適合發揮,亦要機緣巧合,而最後就是苦功,作者指沒有逾萬小時的功力難以成就大事業。

但在賽馬方面,這一萬小時恐怕不容易達到,以坐在馬背上的時間計算,假設習騎時每日騎兩小時,而其後任見習生及操馬每朝足兩小時及年終無休,一年下來是七百三十小時,那也要十三四年才湊足這一萬小時之數。就算加上出賽,每一場賽事由沙圈上馬到跑完解鞍就當十五分鐘計,跑足十場是一百五十分鐘亦即兩個半小時,一年跑七十八日馬頂多計百多小時,對於要湊足這一萬小時恐怕無大幫助。

但若是我們眼於一些殿堂級的師傅,比方說靳能、戴圖理、柏兆雷以至以往的柏葛、魏德禮這一級,在其職業生涯中有一萬小時在馬背上卻又不是那麼特別,其實簡單點說,任何行業若要做到出類拔萃,除了天分與運氣之外,始終還是要靠工多藝熟,沒有甚麼終南捷徑可走。

套用在晨操客方面,每朝看兩小時計,一年十個月大約是六百小時,那也要認真及集中精神地看足十六七年才能成為大師級,各位有心成就大事業的當以此為鑑,可不能浪費時光蹉跎歲月。

沒有留言: